14岁少年高考成绩683分 看自律的孩子的精彩蜕变

2024-04-22 02:59:27


14岁的少年赵陆森,高考成绩是683分,被网友称为“神童、天才”。他的成长经历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,由于父母务工忙碌,赵陆森平时生活更多和爷爷奶奶在一起。作为清华数学夏令营全国年纪最小的代表见到著名数学家丘成桐,成长的路上,赵陆森对数学的热爱似乎与生俱来,几近痴迷。钻研数学对他来说,是一种享受。他的先天良好的素质,加上学习上的自律,是他成为了同龄中的佼佼者。

14岁,全国大部分孩子都还在初中的学海中扑腾,而赵陆森将以683分骄人的高考成绩扣开了清华大学的大门。人们常说:“一个出色的孩子后面,一定站着一个了不起的母亲”,其实他和普通的孩子没什么两样,父母忙于工作,平时很少照顾他的学习和生活,一直和奶奶生活在一起,作为隔代人爷爷奶奶,宠爱孩子是不言而喻的,很多孩子由此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,而赵陆森凭借着高度的自律,圆了自己的清华梦。

何为自律?所谓自律,就是自己给自己定下的纪律。在自觉的基础上发展过来的,自觉的行为久而久之,便形成了一种习惯。自律的最高境界就是习惯,它是一个人最好的素养,也是一个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,不再需要自我提醒的坚持,而是已经习惯了去做。

自双减实施以来,家庭的经济负担减轻了,学生的作业负担也减少了,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增多了,于是乎就有这样一批优秀的孩子显露了出来,即便没有了老师和家长的监督,他们依旧能保持着高度自律,科学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学习。有一线教师这样说:“减负以后,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差距更加明显了!”这里的“好”与“差”就是指自律。

缺乏自律的孩子,总是需要有一个狠角色的角色在身边不断地鞭策他,否则就很容易懈怠。自律的过程很难熬,但自律的人生很美好。当代社会,只要高考的指挥棒不倒,无论再怎么“减”,孩子总要去面对中高考的筛选。而教育环境越宽松,越考验孩子的自觉性。所以“双减”过后,孩子自主学习能力、时间管理能力、学习方法和技巧等等,都变得万分重要。

英格兰作家赫胥黎说:

在平凡与优秀之间,有一座桥,是自律。

自律的孩子从来不会失意和迷茫,因为他们永远有自己坚定的目标。古今中外凡是有所作为的人,都是有精神追求且自律的人,比如:贝多芬、爱迪生、曹雪芹、傅雷、曾国藩……

他们的人生成就,都是由责任和自律驱动的结果。

不可否认,赵陆森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,先天因素我们无法改变,后天的自律掌握在自己手中,拥有自律,你就拥有一块人生的磨石,虽然打磨的过程痛苦难耐,但忍过那一段时间,就会迎来所向披靡的锋锐光芒。


声明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
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
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搜索
标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