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十二”,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神秘的常数,被古人视为天数

2024-04-18 08:59:30

中国历史的神秘常数“十二”,被古人视为天数

古人直观认为,太阳绕地(其实恰恰相反)的周期是月亮绕地周期的12倍,也就是一年有12个月,因此12这个数字对计时和历法具有重大意义。


此前文章已述十二地支起源,后来人们将一个昼夜划分为十二时辰,以十二地支来命名,

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,为“十二辰”。

每一个地支对应一种动物,就成了我们熟悉的十二生肖,也是用来纪年纪岁的。

以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(十二禽),较早见于王充《论衡·物势篇》,除了辰龙之外,其他皆与当今对应一致。大概十多年前笔者参观过长沙简牍博物馆,发现展示的汉初十二生肖中没有龙,而是虫,另外十一个与当今一致。可惜找不到当时拍摄的照片了,后来有几次想再去看看,这个博物馆却一直在封闭修建。关于龙的话题就多了,后文另述。总之,龙是后来替换了虫,才形成了当今的十二生肖。

十二辰 ,十二时辰,24小时

一年也叫一岁,岁指岁星,就是木星。古人很早就注意到其绕日公转周期恰好也约为十二年,因而古代天文学产生了岁星年名即“十二次”:星纪、玄枵、诹訾、降娄、大梁、实沈、鹑首、鹑火、鹑尾、寿星、大火、析木。用“岁在某某”表示年份,因而叫岁星纪年法。

而中国古代将周天黄道划分为十二辰和十二次。

十二辰与十二次

因为岁星运行方向与黄道十二辰运行方向相反,所以假想出一个与其运行方向一致的“太岁”,因而又有了“十二太岁年”:困敦 赤奋若 摄提格 单阏 执徐 大荒落 敦牂 协洽 涒滩 作噩 阉茂 大渊献。


因为岁星是太阴,所以后来又给配上了“十岁阳”:有《尔雅·释天》和《史记 历书》两个版本,

尔雅:阏逢 旃蒙 柔兆 强圉 著雍 屠维 上章 重光 玄黓 昭阳;

史记:焉逢 端蒙 游兆 强梧 徒维 祝犁 商横 昭阳 横艾 尚章。

十岁阳与十二岁阴轮流组合搭配,就出现了六十岁阴阳表,和六十干支表是相同的组合排列法,唯一不同的就是二十二个名称不同。

太岁纪年运行图

太岁纪年图表

常见古籍中,《资治通鉴》就采用了这种纪年方式,全书一开始就是——

“周纪一(起著雍摄提格,尽玄黓困敦,凡三十五年)”,

还真是繁琐。其实远不如干支纪年简单好用。

然而,最初六十干支是用来纪日的,至少从殷商甲骨卜辞开始。

而殷商时期的纪年是用时王纪年的,说“唯王多少祀”。

干支纪年,至少在东汉初期光武皇帝刘秀时民间即已经使用干支纪年法。到了汉章帝元和二年即公元85年朝廷命令全国采用干支纪年,直到清末革命,西学东渐,中华民国开始与国际接轨,采用公元纪年。然而民间一直也参考农历,因而干支纪年及十二生肖纪岁也仍然在使用。

以上是天文历法上“十二”的应用。另外就是服饰上的十二,尤其是古代最高统治者皇帝天子戴的冕是十二旒,所以十二冕旒成为最高皇权的象征和代称。还有称为“十二冕旒冠”的,其实是概念不清逻辑错误的说法。

冕就是冠、帽子,旒就是冕上前后各十二条点缀,既然已经说了冕,就不用再说冠了。其实严格来讲,“十二冕旒”指十二条点缀,而这个帽子的总称应为“十二旒冕”。周代天子每逢大典等正式场合,要戴上十二旒的冕,根据等级诸侯臣下的冕旒的则依次递减为九、七、五个。

十二旒冕,帝王的专属

《尚书·益稷》中记载了十二章服图,是指帝王服饰上的12种图案纹饰;

元衣(外衣、上衣)上刺绣的日、月、星辰、山、龙、华虫,

黄裳(下半身衣着,类似后代的裙子)上刺绣的水藻、宗彝、火、粉米、黼、黻。

十二章文(纹)

中国古代将女孩的12岁称为“金钗之年”,大概古人认为女孩子在这个年纪生理上有了月经,告别了童年,从而成为少女,可以戴上金钗出嫁了。《红楼梦》里的“金陵十二钗”也是这种文化的体现。

总之,十二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一个常数。

荀子曰:“天行有常,不为尧存,不为桀亡。”

泛览历史,就会发觉冥冥之中,十二的确是一个绕不开的神秘常数。可能有人认为是巧合,但是巧合这么多,恐怕就不好解释了。


(上)十二帝王公的历史玄机

《春秋》为鲁史记,从鲁国的角度,记十二公时(前722年~前481年)天下事。

隐公之前的鲁,西周时期(前1046~前770)尚且不论,这个时期周王室传12世,鲁国也差不多。

仅进入东周到春秋前的半个世纪(前770~前722)鲁国就有武、懿、伯御、孝、惠五公;鲁哀公后仍有悼、元、穆、共、康、景、平、湣、顷九公,直至前249年亡于楚。

历史上真正的《鲁春秋》不可能仅仅记录这242年的历史,在周初之封开始到《春秋》始年前722年这320多年,有其史记的可能性很大。因为当时文化上比鲁国落后很多的秦国在立国(前770年)十九年后的前752就有自己的国史《秦记》,作为有天子礼乐,且为周初文化奠基人周公(其子伯禽)的封邑,鲁国作为当时文化大国,没有理由这几百年间还没有自己的国史。

杨伯峻先生在《春秋左传注》昭公二年(前540年,孔子时年11岁)韩宣子观书于太史一节注云:则韩起所见《鲁春秋》,必自周公姬旦或者鲁公伯禽叙起,今《春秋》起隐公,迄哀公,自惠公以上皆无存。《公羊传》又有所谓《不修春秋》,即未经孔丘所改定之《春秋》。其言诚为可信,韩起所见必《鲁春秋》简册原本。

同样,进入战国之后,史记也不会马上断绝。因为这个战国是以司马迁为首的后来史学家划分的,主要是根据《春秋》这部史书的记载下限即所谓“西狩获麟”,其尊孔的意味很大。其实无论是前481年获麟、前479年孔丘卒、前476年的周敬王亡年,于当时天下包括鲁,并非改朝换代时代变迁的大转折点。后世有将三家分智的前453年或者三家分晋周王命侯的前403年作为春秋战国两个时代分界线的主张,今天看来于历史大势显然更为合理。比如《竹书纪年》的《魏纪》部分就是魏国的国史,就一直从前403年记录到魏襄王二十年的公元前299年。

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记司马谈临终告诉司马迁说,“幽厉之后,王道缺,礼乐衰,孔子修旧起废,论《诗》《书》,作《春秋》,则学者至今则之。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,而诸侯相兼,史记放绝。”

又,“秦拨去古文,焚灭《诗》《书》,故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图籍散乱。……百年之间,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。”

放绝是因为秦火后史记断绝,并不是说获麟之后鲁国甚至各国都没有自己的史记了。

我们可以肯定,历史上鲁国一定存在着可以称之为“春秋前的鲁史记”和“春秋后的鲁史记”的国史,为什么传世的《春秋》只有这中间“春秋十二公”242年的历史呢?

《春秋》的编者不管他是不是孔子,作为鲁国的史官或者历史学家,他肯定熟悉前代典籍,所谓三坟、五典、八索、九丘,也即夏、商和西周甚至更早的册典。在春秋时代,夏商西周旧典史籍,或许仍有遗存。如老子为周守藏史,博览群书,试想如果没有大量典籍文献,何必设守藏史呢?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说楚国左史倚相能读“三坟、五典、八索、九丘”,就是历史典籍文献的总称。原书在本段文字之后,还有引用孔子对楚灵王褒贬臧否的“仲尼曰”。孔子曾前往周室访问参观,向老子学习,同时也应该阅读抄录了不少典籍文献。

今天通过考古研究,我们知道,甲骨文反映了殷商后期十二王帝时期的历史,在迁殷前,有无文字、甲骨刻辞甚至国史,无从得知。但“殷墟十二王”是没有问题的,同样,西周也是十二王,所以《春秋》的编者很可能是在模仿殷商十二王史和西周十二王史的故事,来编纂《春秋十二公史》。详见附表。

这样可以巧妙地避开周室东迁的尴尬,所以《春秋》一开始就是周平王崩,并不叙述他当初如何反叛其父周幽王,并与之作战后来东迁的事情。

据司马迁在《孔子世家》的说法,《春秋》是孔子去世两年前的封笔之作。“乃因《史记》(鲁国历史实录)作《春秋》,上至隐公,下迄哀公十四年,十二公。据鲁,亲周,故殷,运之三代。”最后一句极为关键,证明上述的推测是有道理的。

后来吕不韦编《吕氏春秋》,也是十二纪。而且司马迁修《史记》(本名《太史公书》),共列十二本纪,春秋诸侯年表也以十二之数概括(至于表内哪一诸侯国没有计入,后文论述),显然也是参照古之成法,以合至少是殷商以来的十二帝王公的成数先例。

“前春秋”和“后春秋”的下落可能是,前249年鲁亡于楚,或即毁于兵火,或为楚掳,或仍留鲁,总之28年后秦一统天下,《鲁春秋》和列国史记一样,都被集中到首都咸阳,保存于皇家图书馆。前214年,焚书令下,《鲁春秋》估计难逃此劫。前206年,项羽进入咸阳,焚烧秦宫室,皇家图书馆灰飞烟灭,《鲁春秋》一定是在劫难逃了。

《春秋》作为孔子教授弟子的教材,选取部分历史时期而且是《鲁春秋》的精简和改易,篇目较少,竹简体积相对较小,故而易于隐藏,躲过秦火,或广为传抄,至有能背诵者,逮二十余年后汉惠帝时废挟书之律,藏书、默写、口授之书往往出焉,故各种版本自出,得以不绝。

前后春秋的命运就没有这么好,可惜我们看不到更多精彩的历史了。

无独有偶,秦国也有十又二公的问题。学界(如张政烺先生)对此多有论述。大意是秦十二公也是凑十二这个足数的。既是天数,又是地支数,同时他还提到了《史记 十二诸侯年表》,他认为十二是虚指,并列举了《天官书》的例子进行佐证,也是一种值得参考的解释。但是张先生对《史记》里司马迁说的“据鲁,亲周,故殷,运之三代”并没有进行具体分析。

其实何止殷、西周和春秋的鲁与周王室,都暗暗遵循了恰恰十二王公的天命,此前的夏代,虽然有十七王,但中间经历了太康失国少康复国的变故,如果从少康复国算起到癸(桀)之亡,恰好也是十二王。

西周时期,除过周王室和鲁国,还有齐、卫、宋、虞等国也是十二传,

鲁自鲁公伯禽至孝公,凡十二公,可称为鲁的前十二公,以与春秋十二公有别。

齐自太公至庄公,亦凡十二公。

卫自康叔至武公,亦凡十二公。

宋自微子至武公,亦凡十二公。

虞自虞仲至虞公,亦凡十二公。

后来两汉和三国,无一例外的都是薪火相传十二代。

三国之后,晋传四帝内部发生八王之乱亡于胡人,汉人政权不过十二代的传统天命才被打破,如果将四帝与八王一起来计算,又是十二这个数字。

所以,《前四史》,包括编年的《春秋左传》,各代关于帝王公侯的本纪类传记,都是无一例外的十二代而终。如果有人说是巧合,那就是夏、殷、西周、春秋、前汉、后汉、三国七代外加鲁、齐、卫、宋、虞等国的巧合,惟一例外的就是秦的二世而亡。

西汉十二帝

但是如果从前408年的“初租禾”作为秦进入封建社会的开始,则从当时的秦简公到二世胡亥,也是十二帝王公侯。

至于秦公簋、钟、镈铭文内容提及秦的“十又二公”,既是一种巧合,也是一种冥冥之中的天命,因为这十二公的传统,实在是源远流长,四方尽知的事情。

荒淫无耻的陈灵公,恰恰就是陈的第十三代君主,后来果然为夏征舒杀死,楚庄王趁机攻入陈,陈国等于是亡国了一次。看来这个不过十二代的魔咒在陈国这样的小国都应验了。

中国的最后一个帝国大清王朝,最后一个验证了帝王不过十二代(从太祖努尔哈赤、太宗皇太极到入关后的十帝)的历史宿命,第十二个皇帝宣统溥仪的退位为中国的帝王时代画上了句号。

满清还是十二帝

真像《三国演义》结尾说的“纷纷世事无穷尽,天数茫茫不可逃。”


《史记·十二诸侯年表》明明是14个,为什么说“十二诸侯”呢?

《史记 十二诸侯年表》中实列周、鲁、齐、晋、秦、楚、宋、卫、陈、蔡、曹、郑、燕、吴十四国,周为天下共主,固不属诸侯,余则十三。故唐司马贞“索隐”题曰“篇言十二,实则十三者,贱夷狄不数吴,又霸在后故也,不数而叙之者,阖闾霸盟上国故也。”后代多有墨守因循者,如谭其骧《中国历史地图集》等书籍均援引此说。

史记 十二诸侯年表 明明列了 十四个,历来诸多解释,皆不得要领

这个说法其实大有问题。既然贱吴,就应该像对待越国那样不列入表内就行。况《史记》中,未尝贱吴,反而尊吴。“三十世家”,《吴太伯世家》列第一为证。“三十世家”里,十二诸侯国皆在。顺序为,吴太伯、齐太公、鲁周公、燕召公、管蔡(内含曹叔世家)、陈杞、卫康叔、宋微子、晋、楚、越王勾践、郑。

可知他国表传或纪均有,可互见。独越传有表无。越,能灭吴威齐攻楚,一时为天下霸主,竟不列于诸侯年表,是诚有贱贬之嫌。霸固有先后,封亦有先后,越不是周王朝分封的诸侯国,断发文身,处蛮夷之地,后来灭吴,与齐、晋等中原大国会盟徐州,致贡于周,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,命为伯。诸侯毕贺,号称“霸王”。当然这是战国时候的事情。

而真正在《十二诸侯年表》里在列而又不计入十二之数者,只有周和秦两个《本纪》里才有的朝代。《十二诸侯年表》以及《六国年表》,均将周和秦布列进行参照,所以最后一统天下尽灭诸侯的秦,是不能等同于其他诸侯国的,所以我们看到了《十二诸侯年表》里多了周和秦而为十四国,《六国年表》里同样多了周和秦而为八国,并非司马迁数错了个数,把十四个数为十二个,把八个数为六个。只能说明在司马迁的概念里,周和秦是承天命而有天下的朝代,不是普通的诸侯而已。


那些秦以外的猜测显然缺乏宏观的总体上的考虑。因为表和本纪、世家相互参照,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,表缀于本纪之后,所以表中的疑问首先应当求之于本纪,本纪中周秦皆有,故见《十二诸侯年表》之名十四国之实而不生疑,见《六国年表》之名八国之实亦不生疑。

至于秦以外他说,皆舍本纪而求之于世家,《三十世家》在《十表》之后,据前《十二本纪》即可释然。

当然可能有会有人说,《六国年表》里,周秦列于第一、第二位,六国分列于后,眉目清楚。在《十二诸侯年表》里,周列于首也是固然,秦为什么没有列于第二位而列于周、鲁、齐、晋之后的第五位?

这样排序显然是承袭了之前的《三代世表》的顺序。起于黄帝终于前841年“共和”的《三代世表》中的《西周世表》,从周初成王开始,并列周、鲁、齐、晋、秦、楚、宋、卫、陈、蔡、曹、燕等十二国,比后面的《十二诸侯年表》少了郑、吴二国,因为郑于前806年始封,固然无法出现在表内;吴于前585年寿梦“始通于中国”,亦未收录,没有任何问题。而秦在《三代世表》和《十二诸侯年表》中排在第五,与其分封时间和尊卑地位大有关系。

至于秦在《六国年表》里排位第二,是因为战国时代天下格局已经大变,晋已经不复存在,鲁已经无足轻重,姜齐已为田氏所代,而后来秦作为战国时代的终结者,列于诸侯六国之前就恰当不过了,周王室虽然名存实亡,毕竟还挂着天下共主的旗号,列于首位也是自然。

综上所述,《十二诸侯年表》所说的“十二诸侯”,是指不包括周和秦这两个奄有天下的朝代在内的十二个诸侯国。在纪传部分,朝代是“本纪”,诸侯国是“世家”,区别很明显。“表”与纪传互证互补,完全是统一的。“十二诸侯”显然对应“世家”部分的十二个诸侯国。而有八个国家的《六国年表》,其中“六国”同样也是指不包括周和秦两个朝代的六个诸侯。

可见,唐代司马贞“索隐”里不包括吴以及另外不包括鲁等他国的说法都是不准确的。

欢迎关注小编吧

声明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
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
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搜索
标签列表